等同于宣战,32国共谋肢解俄,一路向东扩张,普京突然离开莫斯科。北约持续东扩之势愈演愈烈,32国共谋肢解俄罗斯已然实质性跃然纸上,在此种态势之下,普京选择硬碰硬,对等释放出了威慑之意。其实这并非北约首次毫不遮掩对于俄罗斯的遏制敌意,反而一直都在逐步推进,只不过当下的局势实在有些难以控制:西方阵营和俄罗斯为了打赢战争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加码升级。当战争中的双方都认为自身必须要取得胜利时,不管从哪一方的视角出发来看,对方的行为都很像是超越了潜在规则和既往界限,蠢蠢欲动之势异常明显。据媒体报道,俄罗斯总统助理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在本月25日公开表态,称:“北约在俄罗斯周边制造海上军事威胁相较以往而言正变得越来越活跃”。言外之意就是这并非是一个好征兆、好现象,恰恰相反,在俄乌冲突已然走到最后关头的情形下,北约另辟蹊径在海上施压更具挑衅意味。这会让俄罗斯为之高度不安并会为消除这份不安感而采取俄罗斯所认为的合法合理必要行动,包括但不限于加大核威慑、采取同样做法等。事实上,普京突然离开莫斯科前往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出席战略导弹核潜艇升旗仪式就和北约的实时动向高度相关。普京出席仪式的时间是本月24日,发生在助理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大谈特谈北约持续东扩给俄罗斯带来紧张不安感之前。从俄罗斯已经放弃维护唯一航空母舰的做发来看,俄罗斯海军处在相当尴尬的位置上,不仅不能实质性下场参战俄乌冲突,甚至于没有足够多的力量应对北约东扩的持续威胁。在这样的态势下,普京竟然还对海军维持了高度重视的明显态度,作出了直接离开莫斯科的选择。暂且不论俄罗斯海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否会是大力发展战略导弹核潜艇,单单只看普京的态度就足以说明俄罗斯和北约正逐步加大海上力量的对抗程度。只有这样普京的行为做法才能找到充分合理的理由,但这也就意味着另一场战争已经悄然展开,只是这场战场的形式和传统存在很大差别。这场战争的中心重点既可以是渗透和反渗透,又可以是威慑和反威慑,在某种意义上具备等同宣战的高度。因为北约并未放弃东扩,而俄罗斯也有足够的理由遏制北约东扩,两相结合之下,北约和俄罗斯在海上必然会产生惊天大碰撞,这是毫无疑问的。只不过这场大碰撞的时间并未完全确定,毕竟双方一直都在竭力试探,想尽可能地看清虚实。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方面早就有相关论调:北约任何攻击俄罗斯领土的行为都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这一表态是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在回应美国官员关于打击加里宁格勒州时而作出的,显现出了核武器仍然在俄罗斯动用的考虑范围之内的强硬立场态度。斯卢茨基在本月17日表示:“攻击加里宁格勒州将意味着攻击俄罗斯,对加里宁格勒州进行攻击本质上等同于宣战。俄罗斯将会采取更加严厉的报复措施,比乌克兰危机还要强硬”。两相结合之下不难发现,俄罗斯并未选择和北约在常规武器之上硬碰硬,反而极大突出了核武器的威慑。这表明俄罗斯正在扬长避短,并且没有上北约的当,北约持续东扩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仍然带有一定投机性质,即:想要最小代价取得最大收益。对于北约来说,俄罗斯已经在俄乌冲突当中大量消耗了常规战争的诸多储备,只要不打核战争,俄罗斯的胜算毫无疑问不会太高。但俄罗斯并未让北约得偿所愿,而是一上来就坚决表明核战争“无可避免”,在有俄乌冲突可以作为参照的前提下,这番强硬表态完全可以产生让北约高度确信的突出效果。只要北约心存忌惮,俄罗斯至少可以利于不败之地,但表面上该有的还是要有,尽管航母作用已经不大了,可搭载核武器的潜艇却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和大放光彩。可以说,普京专门表达对于导弹核潜艇的重视就是直接做给北约看的,让北约32国趁早死了同俄罗斯展开海上碰撞的心思,现在就看北约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了。参考资料:俄总统助理:北约越来越活跃地在俄周边制造海上军事威胁|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普京已飞抵俄阿尔汉格尔斯克州|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官员:不排除使用核手段应对北约攻击|环球网